hi,Welcome to visi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Toys and Hobby Expo 2026
Countdown
224Days
Hosted by

China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

Golden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Group

Organized by

Zhende Exhibition (Shanghai) Co., Ltd

Contact Us
Quick Links
Home > News > 半岛观察|AI玩具爆火!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避免成为商业数据的“免费原料”
半岛观察|AI玩具爆火!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避免成为商业数据的“免费原料”
Release time:2025-07-21        Number of views:16        Return to List

皮克斯经典动画《玩具总动员》里,有会说话的提线木偶胡迪、太空人玩具巴斯光年、瓷娃娃牧羊女……曾经只存在于童话和漫画中的幻想场景正走进现实。如今,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儿童版产品正以“电子保姆”之名迅速占领家庭场景。

在电商平台,搜索六一儿童节礼物,从AI毛绒宠物到陪伴机器人,会“说话”的玩偶层出不穷,AI玩具市场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在市场热度攀升,家长欣喜于这些“带娃神器”便利的同时,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AI玩具掀热潮,陪伴需求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融合角色扮演与个性化学习功能的AI儿童助手下载量近半年激增300%,不少家长认为能够互动的AI玩具能缓解育儿压力。

市场调研机构NPD的数据显示,全球玩具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2023年全球玩具市场规模达1087亿美元,近5年平均增速低于10%。然而,新兴的AI陪伴市场从发展空间和增速上都更为可观。方正证券测算称,假设2028年国内AI玩具市场渗透率达到20%至25%,我国AI玩具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至400亿元。

“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推动下,AI玩具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期。”广东省玩具协会会长陈黄漫指出,如今,传统玩具制造商在AI玩具、潮玩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探索。从智能制造到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都是国家为传统制造业长远发展指明的新方向。春节后,受DeepSeek带动,市场上更是掀起了一股AI玩具热潮。

某电商平台统计数据显示,AI早教玩具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面向3至6岁儿童受众创新研发,今年1月,AI技术带动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达6倍。另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在供给端,已有超百家商家积极布局相关产品,预计今年5月至6月将涌现大量多样化的商品供消费者选择。‌

是玩伴还是监控者?

沉浸式互动设计的AI玩具,能够让孩子快速产生情感依赖,而为了提升产品体验,不少AI玩具集成了大量技术模块。

例如,有的陪伴机器人为了调取云端AI大模型算力资源,搭载高速网络传输模块;有的智能玩偶采用了毫米波雷达,可感知儿童呼吸频率,自动调节安抚音乐节奏;有的故事机内置高敏麦克风和超广角摄像头,数据采集能力甚至强于一些安防监控设备。

例如,一些AI玩具可能会记录孩子的语音、图像和动作等数据,并应用未经授权读取儿童相册、定位及家庭聊天记录,某软件甚至通过摄像头分析房间布局,并将其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如果这些数据被不法分子获取或滥用,将对孩子的个人隐私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孩子的悄悄话,不该成为商业数据的“免费原料”

一部分人认为“科技总得付出代价”,另一部分则开始警惕。一位妈妈在社交平台分享,她发现孩子的AI故事机竟在凌晨自动上传数据,而厂商对此的解释含糊其词。类似案例引发连锁反应,越来越多人呼吁加强监管。事实上,欧美已出台严格法规:美国的《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法》要求玩具商明确告知数据用途,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更是将违规收集儿童信息列为重罚对象。但在国内市场,相关法规仍显滞后,部分厂商甚至利用“离线功能”作为营销噱头,实际却在后台悄悄联网。

解决隐私问题并非无解。一些厂商开始尝试“边缘计算”技术,让数据在本地处理而非上传云端。例如某款国产AI玩偶声称所有交互仅存储在设备内,即使断网也能运行。这类设计虽成本更高,却能在源头切断数据泄漏风险。此外,专家建议家长优先选择可关闭数据采集功能的产品,并定期检查玩具的联网权限。毕竟,当孩子抱着玩具说悄悄话时,他们不该成为商业数据的“免费原料”。‌

面对未来,应竖起三重盾牌

市场快速发展,技术合规迫在眉睫‌, 消保委要求开发企业建立‌儿童数据独立加密库‌,严禁存储声纹、生物特征等敏感信息。 算法必须植入‌内容安全防火墙‌,自动拦截不良诱导,并向家长端推送活动报告。‌另外,家长监护不可缺位‌, 设置“纯净模式”关闭付费功能,定期审查应用权限(如关闭相册访问)。 并且需注意孩子的使用时长,AI儿童玩具的本质应是‌辅助者‌而非‌替代者‌,防止孩子在心里出现“AI比爸妈贴心”言论。

玩具制造商在开发AI玩具时,必须在技术创新和隐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AI技术为玩具带来了更多功能和互动体验,但儿童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也需要得到充分保障。在数据处理上,应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仅调用必要的敏感信息,并明确规定其保存期限,避免数据的冗余存储与外泄滥用。在设计环节也应致力于风险的可感可知。例如,允许家长控制数据采集范围,追踪数据流向,并对异常行为发出警告。通过责任驱动的技术创新和透明的安全保障,让AI玩具成为儿童成长的有益伙伴,而非隐私泄露的隐患源头。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雪梅)